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学大咖过招| Hans Joas: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德语版后记

高行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2021-02-04

▍荐读

Joas, Hans. 1987. “Giddens’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Introductory Remarks on a Soci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Praxi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1):13–26.

原刊于: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德译本(1987年)的《后记》,以及德语刊物 Zeitschriftfiir Soziologie。此篇为英译本。

▍题外话:

Hans Joas是德语界社会理论的江湖大佬了,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是当代社会学的实用主义复兴的先锋,G.H.米德研究专家,已经有中文译本《战争与社会思想》(2017)、《人之神圣性》(2017),但是经典的1996年著作The Creativity of Action和教科书Social TheoryTwenty Introductory Lectures(与 Wolfgang Knöbl合著)都还没翻译过来。

 


Giddens是1938年生,Hans Joas是1948年生,算差了半代了。但德语界,哈贝马斯又比Giddens大了9岁,已故的卢曼是1927年生,比Giddens大11岁;霍耐特也是1949年生,比Giddens少11岁。所以Giddens对应到德语界的同辈的著名社会理论家,是谁呢?法语界与Giddens同辈人是巴迪欧(1937年生),阿图塞的学生辈。其实布迪厄比Giddens大了8岁,与哈贝马斯更接近了。

一、导言

Hans Joas先是回顾了Giddens的作品史(至《社会的构成》一书),并把他的发表历程,放在多年变迁的社会学/哲学的争论脉络中予以定位。我自己阅读时,也会觉得有一些是我之前没注意到的(过于纠结于社会学背景了吧)。

 


Hans Joas也对Giddens提出批评,认为他没有处理行动者的时间性议题,不管是实用主义传统还是对海德格的忽视。尽管Hans Joas最后提到Giddens对权力概念的处理,但实际上没有展现。

 

Hans Joas一开始就说社会学理论界对于eclecticism(折衷主义)有复杂或暧昧的态度,所以对吉登斯这样的人物,可能一开始不会太有好感,毕竟他是一开始就是写各种大手笔的作品,古典三大家研究之类的。确实,《社会的构成》一开篇,吉登斯也不避讳自己是折衷主义。但Hans Joas说,恐怕这本书一问世,没人再对吉登斯的理论折衷主义有什么意见了。

 

二、脉络:迈向实践哲学

Hans Joas也在德语或欧陆语境(注:1987年还是西德),指出对吉登斯的接收,要从三个脉络来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衰落;

第二,确实有不少难以被定性/定量所收编的研究,算是理论研究,比如卢曼与哈贝马斯

第三,布达佩斯学派或 Cornelius Castoriadis(我的硕论也要啃的一个人~~)这些实践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praxis)尽管有所发展,但不去考虑社会学问题

 


吉登斯被Hans Joas称为“实践哲学的社会学转型”,是基于他对吉登斯的“左派”的判断:

Giddens has never attempted to conceal the fact that he is a leftist, nor his high opin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s work for the theory of society.

——回顾来看

1973年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处理了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分层学说的关系,发展了阶级的“结构化”理论;

1971年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Giddens已经在运用实践哲学的资源,与Parsons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对话,挑战美国战后的社会学主流。Giddens也认为,虽然古典的涂尔干韦伯是开山人物,但主要是针对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社会,所以对当代社会诊断,却力有不及之处,因此他心里是有把后设理论与时代的实质问题结合起来的打算(可能也预告了他后来会转向政治学吧)。

 


这些争论要放在1960和1970年代左右,美国社会学界对帕森斯批判及其兴起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流派的背景下来看。所以,到了1976年,Giddens又出版了另一本书: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在这本书中,吉登斯反对自然科学方式运到社会科学,而是提出一种:double hermeneutic(双重诠释学),在科学研究者和常人行动者(lay actor)之间的循环,因此展现了吉登斯的研究重点:

 

the subjectivity of social actors and of the reflexivity of sociology

 

这个理论重点,又让他不得不回应在二战后,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浪潮,因为当时德里达、福柯已经开始走红了。

 

1. 既然选择了实践哲学取向,所以吉登斯是反对实践哲学的对手:意识哲学,因而能够从结构主义中吸收对于主体的理解:decentering of the subject

2. 借助海德格尔的思想,思考人类存在的时间与空间议题,尤其体现在他的1979年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按:这本书在一些方面,写得比《社会的构成》更为清楚,最近也被一些学者提醒要更注意这本,而非后来的代表作)。毕竟,海德格,是德里达、福柯等那一辈法国思想家的重要思想来源


3. 对结构/后结构主义的尼采“权力意志”的来源的反思,比如对agency的理解,和power联系起来,作为一种普遍情况存在,并且和transformative, world-changing联系起来。

 

三、理论:社会学式实践哲学

因此,整个问题意识,和实践哲学/意识哲学的关系,有些类似。吉登斯在发展了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等行动、动机理论的时候,才会不同于意识哲学对于intentionality的self-reflective control of on-going behaviour理解,更重视:

1. a multiplicity of motives and determinations

2. the routinisation of action.

3.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scursive and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4. the limiting power of existing structures(与哲学上的实践哲学有区别了,避免了Kantian epistemology, 更加社会学化)

5.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ction and the unrecognised conditions of action(尽管结构功能主义也会用前一个概念,但只是作为结构的潜功能在用,比如Merton后来的应用,使得行动者的认知,可以摆脱“规范的依赖性”)

 

这种实践哲学的发展结果,是改变的社会学的“元问题”,不再是帕森斯设下的“霍布斯议题——社会秩序如何可能”,而是:

The problem of social order, therefore, poses itself for him, in contrast to Parsons, not as one of social cohesion in spite of potentially or actually conflicting interests, but on a deeper level as the problem of the guaranteeing of social order through the transcending of narrow spatial and temporal limits. 


四、批判:行动者的时间性

作为实用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人物,Hans Joas认为吉登斯忽视了行动者的时间性。尽管吉登斯是相当重视海德格,但海德格基于哲学人类学家Helmuth Plessner(注:他的书,最近两年刚出了几个英译本)考虑到的“人作为终有一死者”,对于行动者的肉身性的关注,其实是和吉登斯对于日常实践有联系的。

 


吉登斯的作法,是没有直接用海德格,而是用伯格森的“绵延”来理解行动者但是Hans Joas认为这是错误的作法:Strictly speaking, this is an incorrect term in the framework of Giddens’ theory.  n his approach it cannot be a matter of a primacy of introspective experience of time, and certainly not of the contrasting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f time and objective time

 


由此,读者会发现,吉登斯缺乏an elaborated typology of culturally varying or developmentally succeeding forms of the structuration of time,而只是使用“时间地理学”的资源,使得他对于时空的理解,更类似于“人类生态学”了,导向两个问题:

 

1. 时间的空间化,比如world time(世界时间),更类似于托洛茨基说的“不均衡但混合发展”

2. 时间的客体主义/物化

 

Hans Joas提出他从米德出发的时间理解,认为:

 If self-reflexivity is not conceived of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an image reflected in a mirror, but - as in the case of Giddens -related to praxis and temporalised, then it means the actor’s guidance of personal action is in accordance with future possiblities, in conditions that have been formed by the past. In this fashion, the concepts of self-identity and of individual temporality can be joined together.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386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